2008年3月25日 星期二

耶穌十三門徒簡介

耶穌被逮捕,彼得隨著眾人來到大祭師的院落,靠近火堆取暖時被使女認出。「他是耶穌的門徒!」彼得不肯承認,他被指出來三次,三次都否認認識耶穌。他想起老師的預言,哭了。

不認不認還須認,很多很多年後南中國的一個小島,同樣叫做的彼得的青年聽見遠方的號角聲,他對希望他繼承家業的父親說,他要離開,找尋一個可能不存在的夢想。

掃羅看見司提反被眾人用石擲死,連聲叫好,耶穌的教導違反了傳統律法,罪不可恕。然後,一道強光改變了他一生,他變了保羅。如果他有機會,大抵他會向青年說:有了自信你會反叛建制,但有足夠的自信,你眼中也便沒有所謂建制,也無所謂反叛。

假如有機會讓猶大選擇,他又願否上吊?出賣與成全之間,從來難以畫一條清晰的界線。約翰複述著他的見聞,譜成福音。但這福音該屬於選民的,抑或應開放給全世界?--使徒們的故事,彷彿穿越了時空,又彷彿沒有。究竟有多少個彼得?當彼得明白保羅的價值,誰又去重認他的價值?畢竟,通過反叛,得以明瞭:通過拒絕,得以承傳。

終於回到那個晚上,耶穌在革責瑪尼園祈禱,準備接受出賣,肩起十架。遊子知還,父親張開懷抱迎接。也許,在第十三個門徒出現之前,一切仍是進行式,觀眾將受邀,一次又一次重歷、思考、見證使徒們的偉大與堅持。

劇本分場

三次不認主(一)
彼得與小姑娘
彼得有了夢想
掃羅見識死亡
約翰談及詩人
三次不認主(二)
猶大聽厭夢話
掃羅譏諷信徒
大馬士革路上
猶大走向終局
三次不認主(三)
約翰談及浪人
彼得因行稱義
保羅的愛與罪
第十三個門徒

演出日期:五月三十日(星期五)、五月三十一日(星期六)、六月一日(星期日)
演出地點:香港文化中心劇院
詳情

編劇的話
小說作者的話
小說封面及摘錄

這個版本已令觀眾「崩潰」了 ,難怪原劇本注定不容於天地間(Miss Chan)
肉體的軟弱這個老掉牙的訊息便足以令人感動了,又何需進一步的思考?(鴨仔)
保羅的經歷鼓勵著我們都可有屬於自己的「聖經」? (Cherry^o^)
給誰看的劇場?(我是貓)
還不就是一齣宣教劇場?(肥力)
這就叫黑狗得食白狗當災 (PeterLo)
有人則看成是編劇的靈修筆記 (但以理)

秋天版觀後感一(Sam Wen Ji)
秋天版文匯報劇評(湯禎兆)

6 則留言:

TSW,或鄧小樺 提到...

恭喜上演。

「有足夠的自信,你眼中也便沒有所謂建制,也無所謂反叛。」
這個句子裡的保守底色頗為刺眼
如果「看到建制」是一種認識事情的方法,我一直很wonder,到底這種認識在何種確實意義上,比這個句子裡所暗示的「超越」觀更「低層次」。
見山是山-->見山不是山-->見山仍是山,太多人把對第二個層次的「拋棄」看成了「揚棄」。

Longtin Shum 提到...

這裡說的自信是耶穌的自信,他的「反叛」是對法利賽人的反叛,對律法的反叛。如果說耶穌是保守的,他當然保守,正如孔子也一樣。但請別忘記,他們都沒有得到建制的任何好處,他們沒有加入建制,反之,當時的建制是壓逼他們的,後來的建制則改造他們,利用他們。他們的保守,是擇善而固執之,他們最終超越了自身的反叛。

你說的揚棄是指Aufheben嗎?一般此字包含三義,大家耳熟能詳:拋棄、提升、保存。所以你說辯證法是保守的便是保守的,說它進取也是進取的。揚棄包含了拋棄,用揚棄了解見山不是山,也不見得不對。

TSW,或鄧小樺 提到...

沒有加入建制,也沒有在建制上得任何好處,這也是許多平凡人的經歷,而「有足夠的自信,你眼中也便沒有所謂建制,也無所謂反叛」亦因此而是一種犬儒藉口,幾乎可以和「嘩眾取寵」論連線。

我們的分歧是否真的在於,你討論的是耶穌和孔子,而我apply在一般人身上?這種落差似乎不是崇拜與平視的落差,而是自設書寫對象為誰的落差?

而且,耶穌和孔子的後世追隨者,保守色彩實在很濃(算我說話粗疏),現在某些人要這麼辛苦把其中的反叛色彩重新勾出,作為教主的他倆實在是思慮不周嘛。

另外你係咪捉我字蚤!
我原文:太多人把對第二個層次的「拋棄」看成了「揚棄」,注意那裡有個「對」字

當揚棄是拋棄、提升、保存——那麼就不純然是拋棄,正是因為是「包含」而不是identical。我正是指,香港有太多人,脫離了「見山不是山」的狀態,就以為自己是進了一個境界,其實只是退化。純然是拋棄,沒有提升和保存。

突然和你辯這些語義邏輯,真是有病。大概是因為走了太多場電影節,心情灰敗。

Longtin Shum 提到...

謝傲霜的小說版寫好了。希望可以趕及在五月尾出版......

匿名 提到...

請問十三門徒會加場嗎? 因為我知道的時候門票已經售罄了. 如果你們以後還有演出, 我從那裡得知有關資料呢? 謝謝~

Longtin Shum 提到...

十月打算在藝術中心壽臣劇院重演,據說內容略有增加。史提反會(重新)出現。